在东部半决赛艰难淘汰印第安纳步行者之后,纽约尼克斯的传奇人物沃尔特-弗雷泽对这支球队给出了他的评价。令他印象最深刻的并非贾伦-布伦森的神勇,而是球队整体深度的蜕变。他将如今的尼克斯与他自己当年那支1973年的冠军队相比较,指出了关键区别。
“我们那时候有更好的先发球员,”弗雷泽说,“但现在的尼克斯,他们拥有更强的整体阵容和板凳深度。这让他们在系列赛中更具韧性。”
这番评价点出了尼克斯本赛季成功的核心。而谈到球队深度,就无法回避主教练汤姆-锡伯杜的用人策略,以及球队首席助教迈克-布朗所扮演的关键角色。
尽管锡伯杜因缩短轮换、主力上场时间过长而备受外界批评,但球队内部深知,在严格的体系要求下,每一位被派上场的球员都做好了准备。这正是迈克-布朗价值的体现。作为一位曾荣获年度最佳教练、拥有丰富季后赛和冠军经验的主帅级助教,布朗在球员发展,特别是调动角色球员积极性方面,有着卓越的才能。
他的工作方式并非 micromanagement(事无巨细的管理),而是侧重于沟通、信任和清晰的定位。他会与米切尔-罗宾逊这样的防守中坚探讨如何更高效地保护篮筐,会帮助迈尔斯-麦克布莱德优化其外线投篮选择,也会指导新秀在复杂的防守轮转中找到自己的位置。他让每位替补球员都明确:自己在场上那有限的几分钟里,需要完成什么具体任务,并且坚信自己能够完成。
这种明确性带来了自信。当替补球员登场时,他们不是上去单纯消耗时间,而是带着使命感和计划。无论是博扬-博格达诺维奇的冷箭,还是阿丘瓦的无限换防和活力,他们都清楚自己是比赛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环,而非无奈之选。布朗擅长挖掘球员的核心技能并将其最大化,融入到球队的整体战术框架中,这使得尼克斯的替补席贡献稳定而高效。
因此,尽管尼克斯的轮换看起来很短,但他们的“短轮换”中的每一员都质量极高,随时 ready to go(准备就绪)。这背后是教练组,尤其是迈克-布朗在日常训练和视频分析中付出的巨大努力。他搭建起了连接锡伯杜宏观战略与球员微观执行之间的坚固桥梁。
杰弗森等人认为现在的尼克斯更强了,其“更强”并非指天赋的绝对碾压,而是在于体系的坚韧和阵容的可用性。布伦森是毫无疑问的超级巨星,但在他身后,是一个被充分激活和信任的团队。迈克-布朗正是这个“激活”过程的关键工程师。他让尼克斯的替补们不仅仅是在场上奔跑,而是在创造价值,发挥出远超人们预期的巨大作用,这或许是尼克斯本赛季能走得如此之远的最重要原因之一。